•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国家级人才
  •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队伍国家级人才
  • 刘晶 男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liu_jing@gibh.ac.cn
    通讯地址: 广州市科学城开源大道190号
    简  历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2018-至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3-2017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员

    2012-2013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教育经历(时间倒序)

    2007-2012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博士

    2003-2007 湖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学士

    研究领域

     体细胞重编程;多能性和全能性;早期胚胎发育;异种嵌合;生物进化;数学建模。

     主要研究方向:

    (1)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PNT(干细胞始发态-基态转变)等细胞命运转变模型;

    (2)生殖起源与发育;

    (3)人类疾病的动物建模;

    (4)哺乳动物异种嵌合的分子、细胞和发育基础;

    (5)细胞命运转变的多维数据分析与数学建模。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1)发现cJun/AP1是体细胞重编程的障碍(Nature Cell Biology,2015; Cell Stem Cell,2017;Cell Mol Life Sci, 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2)建立了一系列转录因子或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体系(Cell Stem Cell, 2018; Cell    Reports,  2019; Cell Bioscience , 2024;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3)建立了新型小鼠多能干细胞Primed-Naïve转变体系(Nature Cell Biology,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2)。4)建立了大熊猫和豚鼠的多能干细胞系(Science Advance,2024; Stem Cell Reports,2024)。以(共)第一或(共)通讯作者发表文章23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广州市科技计划科技菁英“领航”项目(2025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年),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年),项目负责人。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项目负责人。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202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2020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19年)

    中国新锐科技人物(2018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7年,主要完成者)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6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

    广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4年)

    代表论著

    代表性论著

    (一作及通讯作者)

     

    1.     Guo, J., R. Lin, J. Liu, R. Liu, S. Chen, Z. Zhang, Y. Yang, H. Wang, L. Wang, S. Yu, C. Zhou, L. Xiao, R. Luo, J. Yu, L. Zeng, X. Zhang, Y. Li, H. Wu, T. Wang, Y. Li, M. Kumar*, P. Zhu* and J. Liu* (2025). "Capture primed pluripotency in guinea pig." Stem Cell Reports 20(2):102388.

    2.     Xiao, L., Z. Huang, Z. Wu, Y. Yang, Z. Zhang, M. Kumar, H. Wu, H. Mao, L. Lin, R. Lin, J. Long, L. Zeng, J. Guo, R. Luo, Y. Li, P. Zhu, B. Liao*, L. Wang* and J. Liu* (2024). "Reconstitution of pluripotency from mouse fibroblast through Sall4 overexpression." Nat Commun 15(1):10787.

    3.     Liu, Y., S. Zhang, G. Zou, J.An, Y.Li, D.Li, D.Lin, D.Wang, Y.Li, J.Chen, T.Feng, H.Li, Y.Chen, M.Zhang, M.Kumar, L.Wang*, R.Hou* and J. Liu* (2024).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iant panda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Sci Adv 10(38):eadn7724.

    4.     Guan, T., J. Guo, R. Lin, J. Liu, R. Luo, Z. Zhang*, D. Pei* and J. Liu* (2024). "Single-cell analysis of preimplantati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guinea pigs." BMC Genomics 25(1): 911.

    5.     Li, C., X. Xu, S. Chen, A. Xu, T. Guan, H. Wu*, D. Pei* and J. Liu* (2024). "Epigenetic reshaping through damage: promoting cell fate transition by BrdU and IdU incorporation." Cell Biosci 14(1): 9.

    6.     Lin, R., Z. Zhai, J. Kuang, C. Wu, Y. Yao, R. Shi, J. He, S. Xu, P. Li, Y. Fan, W. Li, Z. Wu, X. Li, J. Ming, J. Guo, B. Wang, D. Li, S. Cao, X. Zhang, Y. Li, D. Pei* and J. Liu* (2022). "H3K27ac mediated SS18/BAFs relocation regulates JUN induced pluripotent-somatic transition." Cell Biosci 12(1): 89.

    7.     Wu, H., C. Li, M. Masood, Z. Zhang, E. Gonzalez-Almela, A. Castells-Garcia, G. Zou, X. Xu, L. Wang, G. Zhao, S. Yu, P. Zhu, B. Wang, D. Qin* and J. Liu* (2022). "Static Magnetic Fields Regulate T-Type Calcium Ion Channels and Mediat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liferation." Cells 11(15):2460.

    8.     Yu, S., C. Zhou, J. He, Z. Yao, X. Huang, B. Rong, H. Zhu, S. Wang, S. Chen, X. Wang, B. Cai, G. Zhao, Y. Chen, L. Xiao, H. Liu, Y. Qin, J. Guo, H. Wu, Z. Zhang, M. Zhang, X. Zhao, F. Lan, Y. Wang, J. Chen, S. Cao*, D. Pei* and J. Liu* (2022). "BMP4 drives primed to naive transition through PGC-like state." Nat Commun 13(1): 2756.

    9.     Kuang, J., Z. Zhai, P. Li, R. Shi, W. Guo, Y. Yao, J. Guo, G. Zhao, J. He, S. Xu, C. Wu, S. Yu, C. Zhou, L. Wu, Y. Qin, B. Cai, W. Li, Z. Wu, X. Li, S. Chu, T. Yang, B. Wang, S. Cao, D. Li, X. Zhang,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21). "SS18 regulates pluripotent-somatic transition through phase separation." Nat Commun 12(1): 4090.

    10.  Liu, Y., J. He, R. Chen, H. Liu, J. Chen, Y. Liu, B. Wang, L. Guo, D. Pei, J. Wang, J. Liu* and J. Chen* (2021). "AP-1 activity is a major barrier of huma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Cell Mol Life Sci. 78(15):5847-5863.

    11.  Fu, M., H. Chen, Z. Cai, Y. Yang, Z. Feng, M. Zeng, L. Chen, Y. Qin, B. Cai, P. Zhu, C. Zhou, S. Yu, J. Guo, J. Liu*, S. Cao* and D. Pei* (2021). "Forkhead bo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s versatile regulators for cellular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Cell Regen 10(1): 17.

    12.  Wu, L., G. Zhao, S. Xu, J. Kuang, J. Min, G. Wu, T. Wang, B. Wang, P. Zhu, D. Pei* and J. Liu* (2020). "The nuclear factor CECR2 promot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by reorganizing the chromatin structure." J Biol Chem 296:100022.

    13.  Yu, S., C. Zhou, S. Cao, J. He, B. Cai, K. Wu, Y. Qin, X. Huang, L. Xiao, J. Ye, S. Xu, W. Xie, J. Kuang, S. Chu, J. Guo, H. Liu, W. Pang, L. Guo, M. Zeng, X. Wang, R. Luo, C. Li, G. Zhao, B. Wang, L. Wu,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20). "BMP4 resets mouse epiblast stem cells to naive pluripotency through ZBTB7A/B-mediated chromatin remodelling." Nat Cell Biol 22(6): 651-662.

    14.  Wang, B., L. Wu, D. Li, Y. Liu, J. Guo, C. Li, Y. Yao, Y. Wang, G. Zhao, X. Wang, M. Fu, H. Liu, S. Cao, C. Wu, S. Yu, C. Zhou, Y. Qin, J. Kuang, J. Ming, S. Chu, X. Yang, P. Zhu, G. Pan,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19).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by Jdp2-Jhdm1b-Mkk6-Glis1-Nanog-Essrb-Sall4." Cell Rep 27(12): 3473-3485.

    15.  Cao, S., S. Yu, D. Li, J. Ye, X. Yang, C. Li, X. Wang, Y. Mai, Y. Qin, J. Wu, J. He, C. Zhou, H. Liu, B. Zhao, X. Shu, C. Wu, R. Chen, W. Chan, G. Pan,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18).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Dynamics during Chemical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Cell Stem Cell 22(4): 529-542 .

    16.  Wang, B., D. Li,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18).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resist c-Jun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when in suspension." Cell Regen 7(1): 16-21.

    17.  Li, D., J. Liu, X. Yang, C. Zhou, J. Guo, C. Wu, Y. Qin, L. Guo, J. He, S. Yu, H. Liu, X. Wang, F. Wu, J. Kuang, A. P. Hutchins*, J. Chen* and D. Pei* (2017).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Dynamics during iPSC Reprogramming." Cell Stem Cell 21(6): 819-833.

    18.  Cao, S., S. Yu, Y. Chen, X. Wang, C. Zhou, Y. Liu, J. Kuang, H. Liu, D. Li, J. Ye, Y. Qin, S. Chu, L. Wu, L. Guo, Y. Li, X. Shu, J. Chen, J. Liu* and D. Pei* (2017). "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into endoderm lineage." J Biol Chem 292(46): 19122-19132.

    19.  Liu, J., Q. Han, T. Peng, M. Peng, B. Wei, D. Li, X. Wang, S. Yu, J. Yang, S. Cao, K. Huang, A. P. Hutchins, H. Liu, J. Kuang, Z. Zhou, J. Chen, H. Wu, L. Guo, Y. Chen, Y. Chen, X. Li, H. Wu, B. Liao, W. He, H. Song, H. Yao, G. Pan, J. Chen* and D. Pei* (2015). "The oncogene c-Jun imped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Nat Cell Biol 17(7): 856-867.

    20.  Ouyang, J., W. Yu, J. Liu, N. Zhang, L. Florens, J. Chen, H. Liu, M. Washburn, D. Pei and T. Xie (2015). "Cyclin-dependent kinase-mediated Sox2 phosphorylation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Sox2 to establish the pluripotent state." J Biol Chem 290(37): 22782-22794.

    21.  Chen, J., J. Liu, Y. Chen, J. Yang, J. Chen, H. Liu, X. Zhao, K. Mo, H. Song, L. Guo, S. Chu, D. Wang, K. Ding and D. Pei (2011). "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reprogramming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ultra-high efficiency and fast kinetics." Cell Res 21(6): 884-894.

    22.  Chen, J., J. Liu, J. Yang, Y. Chen, J. Chen, S. Ni, H. Song, L. Zeng, K. Ding and D. Pei (2011). "BMPs functionally replace Klf4 and support efficient reprogramming of mouse fibroblasts by Oct4 alone." Cell Res 21(1): 205-212.

    23.  Chen, J., J. Liu, Q. Han, D. Qin, J. Xu, Y. Chen, J. Yang, H. Song, D. Yang, M. Peng, W. He, R. Li, H. Wang, Y. Gan, K. Ding, L. Zeng, L. Lai, M. A. Esteban and D. Pei (2010). "Towards an optimized culture medium for the generation of mous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J Biol Chem 285(40): 31066-31072.


     专利

    1.     稳定传代的豚鼠多能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24119734513,申请日:2024.12.30,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刘晶、郭婧、罗蓉苹、林润霞;

    2.     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因子及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申请号:202311831064.1,申请日:2023.12.27,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刘晶、肖立展、黄子芬、王鲁勤、茆慧萍;

    3.     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由始发态进入基台的方法及培养基体系,申请号:202410353071.3,申请日:2024.03.26,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刘晶、王鲁勤、邹高阳、肖立展、茆慧萍;

    4.     一种制备大熊猫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培养基体系及方法,申请号:202410353067.7,申请日:2024.03.26,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明人:刘晶、张世豪、刘玉良、邹高阳、王鲁勤、安俊辉、李媛;

    5.     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因子以及使用该因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专利号: ZL 201910327535.2;申请日:2019.04.23;授权公告日:2023.11.24;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刘晶;王波;吴琳琳;

    6.     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因子以及使用该因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专利号:ZL 201910188173.3申请日:2019.03.13;授权公告日:2023.11.07;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刘晶;王波;吴琳琳;刘雨婷;

    7.     一种用于化学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生成的培养体系以及使用该培养体系的化学重编程方法。申请号:201810170553.X;申请日:2018.03.01;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发明人:裴端卿;曹尚涛;刘晶;余胜勇;陈捷凯;叶晶;李东伟;

    8.     一种用于制备内胚层细胞系的培养体系以及制备内胚层细胞系的方法;申请号:201710814001.3;申请日:2017.09.11;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刘晶;曹尚涛;余胜勇;陈捷凯;

    9.     一种制备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所使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1310574447.5申请日:2013.11.15;授权公告日:2019.10.01;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刘晶;陈捷凯;彭梅秀;

    10.  c-Jun的N端缺失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201210324576.4;申请日:2012.09.04;授权公告日:2013.10.16;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韩庆凯;刘晶;陈捷凯;韦备;彭梅秀;

    11.  c-Jun的截短型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201210324215.X;申请日:2012.09.04;授权公告日:2013.12.04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刘晶;韩庆凯;陈捷凯;韦备;彭梅秀;

    12.  一种培养基添加剂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1010167062.3;申请日:2010.04.30;授权公告日:2015.06.03;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陈捷凯;刘晶;

    13.  骨形成蛋白在诱导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过程中的应用;专利号: ZL 201010510485.0;申请日:2010.10.18      ;授权公告日:2014.05.14;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陈捷凯;刘晶;

    14.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快速高效产生的新型无血清培养基以及使用其的方法;专利号:ZL200910038883.4;申请日:2009.04.23    ;授权公告日:2012.02.29;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发明人:裴端卿;陈捷凯;刘晶;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