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综合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广州健康院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0-09-12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引起热烈讨论。科学家们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把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程度提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从事生物医药与健康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在肩。他们将锐意进取、笃行求新,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

      院长陈新文谈到,总书记的谈话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很受振奋!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四个面向”从战略上为我国的“十四五”的科技创新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高屋建瓴地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从事生物医药与健康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在肩。

      党委书记段子渊提到,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吹响了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角,面对全球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我国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州健康院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和对中科院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问题导向,面向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再生医学发展的急迫需求,积极投身国家实验室和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科技体制改革,承担建设战略性、引领性的大科学研究设施,继续引进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勇于探索,科学论证,敢于实践,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中的推动作用,通过组织对传染性疾病防控和再生医学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开展对生命基本单元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开创基础理论的源头性创新,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全面克服医疗新技术、新药研发和医学装备技术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党委副书记侯红明认为,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道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行动指南。总书记谈到了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六大关键问题,直指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任督二脉。做好这些工作关键在于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把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来激发出创新创造活力,从而达到“四个面向”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戮力同心,敢于创新创造,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员陈捷凯说,总书记的谈话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把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和“四个面向”的总目标高屋建瓴地提出来,接着针对几个关键问题都给出了实践思路,非常接地气。这六个关键问题,显示了中央对科技创新规律有着深度把握,我们科技工作者及科研单位应该深入学习是基于怎样的认识才能归纳出这六个问题。举几个例子,加强基础研究,总书记的谈话就指出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好奇心来驱动,这是非常切合原始创新的规律的;另一方面是重大科技问题推动,抽象出理论问题,这种在科学史上也不罕见。如何支持,也通过对财政、政策、评价体系给予了指导性意见。人才教育培养是“源”,这个体现了中央深度把握了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则体现了在目前单边主义盛行的条件下,我们中央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科技工作者有党中央作为坚强后盾,应该充分地珍惜目前的环境,做出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不负韶华,不负初心!

      研究员彭广敦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听取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发表了加快科技创新的讲话,高屋建瓴、切中肯綮,深刻指出了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与必由之路,也为原创性与引领性科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深受鼓励激励。讲话必将在全国上上下下掀起对科学工作的重视,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变目前“急躁”、“虚浮”的不好风气,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卡脖子”、“卡脑子”的问题,实现驱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科教处副处长李婷说,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十四五”时期将努力把握科技发展机遇,进一步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尊重知识和人才,激发科研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相信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研究院必将不忘初心,坚持“四个面向”,特别是面向人类健康与“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博士研究生卢吉布则认为,我们应该将科研方向瞄准国家所需,和前沿基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为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们要大力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尤其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对科学既要有敬畏,也要有激情,更要戒骄戒躁,做出一番成绩。


    附件下载:

    上一篇:广州健康院举办2020年新生入院培训
    下一篇:2020年黄埔区科技活动周启动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