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5来源:朱丹萍 供稿:干细胞所 刘景磊
11月20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病理室副主任殷小鸣教授应邀访问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并作了题为“Mitochondrial Dynamics, Quality Control and Cellular Homeostasi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主持,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殷小鸣重点介绍了由他发现并命名的线粒体动力学形态:spheroid(球状体),阐述了线粒体自噬体(Mitophagy)与普通细胞自噬(autophagy)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线粒体动力学调控蛋白(Mfn1/2)在调节线粒体自噬中的关键作用。报告会后,与会人员就Mfn1/2在调控线粒体命运中的作用、Mitophagy与细胞自噬在细胞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与殷小鸣进行了深入探讨。
殷小鸣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和肝损伤中细胞生存与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目前已发表在Nature, Cell,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Journal of Hepatology, MBoC, MCB 和 JBC等国际知名杂志文章130多篇,是Hepat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Autopha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等国际知名杂志的主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