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南方都市报】观察:发展生物制药业黄埔在谋划一盘大棋?

    发布时间:2017-04-25来源:来源:南方都市报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揭秘

      各区创新招商“大招”

      布局:区域“老朋友”拉入“新朋友”

      (代表区:黄埔、增城、番禺)

      3月21日上午,总投资22亿元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该项目占地10万平方米,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重点引进的百亿级产值生物医药企业。至此,这个被专家称为中国“基因泰克”、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正式落户广州。一周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宣布其医疗生命科学事业部将向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广州交付KU-BioTM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以生产新一代单克隆抗体和其他生物药物。该项目将是GE生命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所交付的第三座KUBioTM模块化生物制药厂。短短一个月内,广州迎来了两个行业巨头的落户和强强联合。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如何拿下这一个大项目?百济神州政府事务部门告诉南都记者,之所以选择落户广州开发区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广州开发区在人才支持、政策补贴方面给予了高度支持,广州开发区创新环境也很好。另一方面,从公司战略布局上来说,目前,百济神州在北京、上海、苏州分别建有研发、药政、生产为焦点的子公司,而广州在华南医药领域占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同时重视创新和经济升级,我们对将落户于此的合资项目充满期待。”

      而实际上,百济神州牵手广州开发区,最早还是由其合作伙伴GE引荐而来。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日前访华时就提到,广州投资环境好,服务效率高,市场成本低,发展空间大。随着该项目的发展,他非常看好广州成为生物制药领军城市。从其他来看,“老朋友”推荐新项目来的例子并非个案。2016年,同样备受瞩目的思科(中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落户广州番禺区,随后成功引入城云科技、先进数通等10家思科合作伙伴。随后,思科也为富士康8K项目落户广州增城助了把力。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对于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敲定一个金额如此之大的投资项目,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始于此前参加了思科总裁在广州设的一场晚宴。当时,郭台铭与思科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卓克、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副会长郑义宣到访广州,并透露将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合作。

      招商:国企杠杆加政府资金提高了项目落户效率

      (代表区:黄埔、花都)

      为拉大项目,有些区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走起了创新路子。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官方曾介绍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特别提到本项目是用“以资引资”的招商新模式的成果,即百济神州全资子公司———百济神州(香港)有限公司与广州开发区及其下属企业广州凯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百济神州生物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抗癌药,努力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美国专利的肿瘤治疗生物药品生产基地。这一新模式提高大大提高了项目落户的效率。

      “合资是广州发展汽车制造业常用的方式。”一名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合资是将两者的利益绑在一起,会更容易激发双方主动性。比如,广汽就和很多国外公司合资成立公司,共同发展业务。近日,有媒体也曾报道凯得科技运营着一个投资基金,可用于直接股权投资,而这个基金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注入的。这么做可以增加招商谈判的筹码,同时这样的项目会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以促进国企转型,降低了社会融资的难度,项目能更快落地投产。

      有些行政区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谋而合。花都区政府也介绍,2017年,为加强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借鉴全国各地的经验做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有效整合财政、科技、商务、金融等分散扶持政策资源,出台专项鼓励扶持政策,吸引世界500强、大型国企、民企、上市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内外资企业到花都投资发展,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制造中心等独立法人机构。

      落地:孵化器作信用担保行业老大为项目护航

      (代表区:黄埔区)

      好的项目拉来后,如何保证可以“落地开花”?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在实现自我壮大的同时,还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上下游企业的培育、所处行业生态圈的营造,担当起“产业孵化”的角色。以达安基因创办的大健康产业专业孵化器“达安创谷”为例,积极探索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从研发合作、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程为入孵企业提供资源和服务,俗称“外延孵化”。“如果研发需要资金,达安基金出面担保,只要达安肯投,金融机构就认可,不用抵押便提供资金。这就是行业风向标、龙头老大的‘魅力’”。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介绍。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土生土长的冠昊生物走的是另一条“协同孵化”的路子,通过自主建设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与进驻项目共享实验室、专业技术、销售经验和研发设备,集聚起国内领先的再生医学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实现协同创新,共同进步。近日,冠昊生物刚刚揽得人体细胞免疫系统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的团队,大手笔投资1500万元为其注册专利,牵头2.4亿元投资为其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成立公司。这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商引商”的又一典型案例。

      成果提早布局才可能成为“领头羊”

      (代表:黄埔、天河、南沙等7个区)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业有何好处?对区来说,容易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甚至抢先成为该领域核心区。以大数据为例,2017年年初,广州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黄埔、天河、南沙、海珠、越秀及白云增城等7个区。7个区究竟哪个区能成为“领头羊”?还看各家本事。

      亚信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溯宁也表示,亚信正在努力推动的广州人工智能高级研究院项目,将带动资本、技术、产业等多方位提升南沙乃至广州在区域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也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六大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5年该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约604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8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市五成以上。

      当然,做高新技术项目远见很重要。“与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快速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对有滞后性,投入大产出慢”,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提到,但是生物医药产业生命周期长,不会随意被取代和消失,现在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企业都处于上升期,规模、数量和质量在未来几年将有相当的发展。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经逐渐形成包括化药、生物药、基因诊断、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在内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发展已成规模,新兴业态增长迅猛。

      观察

      发展生物制药业黄埔在谋划一盘大棋?

      伴随国家放开二胎,社会老龄化等客观情况,广州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走发展生物制药业,是否谋划着一盘大棋?如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目前集聚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南生物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省市研发机构,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早在2004年便落户到开发区国际企业孵化器,是该区最早的一批生物医药相关机构。

      中科院为何选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中科院为何会选择在广州开发区,设立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书记侯红明就提到,当时华南地区没有生物医药类的国立科研机构,不利于当地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新发疾病的研究,因此中科院便选择在广州设立机构,而广州基于产业发展的考量,便将研究院推荐设立在广州科学城。

      10多年来,随着科研机构的吸附效应,加上企业的日渐集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生物医药产业也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据了解,目前在广州,除了广药集团这一大药企之外,生物医药企业基本都集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并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而在广州其他各区,生物医药类企业几乎都只是零星分布。

      广州开发区为何会选择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广州开发区为何会选择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广州开发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就提到,1998年广州规划建立科学城时,便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考虑,选择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产业,定位于未来前沿的发展方向。

      “1998年第一届留交会举办时,前来交流的‘海归’中有一半是生物医药类人才,说明这个产业在国外发展得很红火,是发展趋势所在,印证了我们当初选择生物医药作为‘未来产业’重点规划的路子是正确的。”陈永品说。“2003年,开发区政府部门上门去拜访科学城的生物医药企业,第一个便是冠昊生物,谈再生医学,当时是新概念,很多人不懂,我们听他们讲,一聊就聊了三个多小时”,陈永品回忆了一个细节,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冠昊生物此后便开始在广州开发区扎根生长,发展成今天的明星企业。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广州开发区有何优势?

      而事实证明,生物医药产业确实已成为最新兴朝阳的产业。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中国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与健康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趋势加大,慢性病蔓延、亚健康人群增多、健康意识增强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州开发区乃至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在哪?作为业内人士,侯红明就认为,广州作为中心城市,产业密集,人才和资本集聚,此外还有雄厚的高校科研资源,这些都有利于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做大做强。百济神州等行业翘楚布局广州,正是看中了广州是中国最开放、最活跃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潜力大。当然,广州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仍需提升,广州开发区产业规模虽然已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但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先进园区相比,差距还较大,10亿元以上产值规模的企业较少,缺乏对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强劲的龙头企业。

      背景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近一年来密集造访广州

      最近一年多来,四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杰克·绍斯塔克、克雷格·梅洛、戴维·巴尔的摩、朱尔斯·霍夫曼和诺贝尔化学奖托马斯·施泰茨密集造访广州,加上GE、百济神州等“世界级”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广州,背后开始凸显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地位。在2015年第三届广州核酸国际论坛上,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所所长EricD.Green博士就指出“广州的生物医药发展正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国毫无疑问已被卷入全球协作。在广州,我看到了一个生物医药‘军团’,它们的技术水平、研究领域的前沿性都足以代表中国。”

      “生物与健康产业作为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影响广州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直是广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的重点。”广州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2016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生物与健康产业比重最大为30.95%。近年来,广州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上投入财政资金超5亿元。

      作者:李拉刘军任先博

      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7-04/20/content_23866.htm

      来源:南方都市报

     


    附件下载:

    上一篇:【中国科学报】中科院阐明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肝细胞转化机制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发明新的分枝杆菌抗性表达盒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