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广州日报】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

    发布时间:2016-05-13来源:来源:《广州日报》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新华社特稿——

      编者按

      5月1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以三个整页的篇幅刊登了新华社特稿《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Spotlight on Guangzhou: trade hub to innovation hotbed)。《自然》杂志网站同步刊发了这一报道,配发图表与背景,并附有广州主要科研院所的介绍与网站链接。

      文章以广州为例介绍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向全球科技工作者真实展现了中国的科研环境,将世界目光吸引到中国这一创新的沃土上。

      以下是文章的全文翻译——

      作者: 喻菲、扶庆

      中国南方城市广州正在迅速成为科学家、研究者与产业界共同研发高科技产品与创新的中心。

      中国政府提出了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宏伟计划。正如中国最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所强调的,这一转变必须依靠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广州毗邻香港、澳门,是广东省的省会,也被称为中国“南大门”。自从唐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之一。

      如今,这座城市的人均GDP超过了2万美元,在中国大城市中排名第三,在北京和上海之后。2015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了8420亿元,新增发明专利6000多件,比2014年增长了近50%。

      虽然汽车制造、石化是广州传统的支柱产业,但新兴的电子、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根据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的统计,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中,有13家在广州。

      作为一个商业城市,广州市政府希望将广州建成为一个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广州现在已经是广东省大多数研发机构的所在地(79所大学,141家研发机构和1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当地政府的计划,扶助科技创业公司成长的孵化器数量将翻倍。政府将给予高科技企业土地和金融政策支持,提升其自主研发能力。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广州市政府去年在科技上的投入达到71.7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的近5倍。它承诺到2017年将科技投入预算提高到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

      从2015年年中开始,当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相继出台,其中产业界需要扮演的角色被特别强调。广州市政府下属主管科技事务的科技创新委员会表示,在2018年之前,超过80%的科技资金将支持那些企业主导的项目。政府也会帮助一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广州建立研发基地。                  

      “这些政策跟其他城市相似,都是在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和2015年10月开始实施修改后的《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今年将会看到政策的效果。”广州市科创委创新服务处副处长陈燕玲说。

      购买技术成果的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技术交易额5%的补贴。新创办的科技公司也可以连续三年申请50%的房租补贴。“我们鼓励企业跟大学和研发机构合作。”陈燕玲说。

      另外一项新政策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商业化。它指导那些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改进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不仅仅局限于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还包括成果商业化的成就,比如拥有的专利数量,或者他们对研究成果转化的贡献。

      孵化高科技公司

      在城市东部的广州开发区中心,坐落着广州科学城。建于1998年的科学城占地20平方公里,科研人员和企业家集中在一个区域,便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城是广州第一个现代企业孵化器的所在地。孵化器通过共享设施和服务人员,以及提供管理培训和便宜的办公场所来帮助初创企业。现在这里有45家孵化器引进约3000家科技公司,这些孵化器中既有政府建的,也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的。

      “孵化器提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场地和服务。因为研究人员和大学教授对商业登记程序、法律和财务问题不熟悉,孵化器会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夏坚说。

      广州光机电子技术研究院主要研发生物医药和实验室检测设备,近期它设立的孵化器已经基于研究院的成果,帮助成立了一些初创科技企业。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是研究院的一家衍生公司。它成功把研究院的一支研发队伍开发的近红外光谱仪商业化。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是中科院院士陈星旦。他曾经负责测量中国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核试验中的光辐射。他用了20多年来研究近红外光谱仪,并热衷于让成果能够在实验室之外使用。

      这家公司的产品于2015年进入市场。“公司2016年的产值预计将超过1千万元(人民币)。”广州光机电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任豪说,公司目标是在2017年上市。孵化器还在帮助几名大学毕业生研制卫星,而一群来自台湾的技术人员在这里研发迷你超级计算机。

      “科研机构有责任帮助中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广州处于经济和贸易活动的前沿,我们能获得充足的市场和商业信息。我们想要跟产业界共同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任豪说。

      协同创新

      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是广州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源泉。在新材料、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领域,已经有数个由产业界和大学、研发机构形成的产业联盟。当地政府过去5年每年提供1亿元人民币,帮助健康产业中的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动物疫苗生产商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受益于这种联盟的公司。它成立于1958年,本来是一家国有企业,在2002年重组为一家民营企业。当时,它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来自市场的竞争甚至给公司带来生存危机。

      重组以后,公司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广东海洋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开展合作,开发和测试新药。

      “我们或者购买他们的研究成果,或者共同开发新疫苗。目前我们公司的主要利润来自跟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公司总经理林旭埜说。2015年,公司生产43种不同的疫苗,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现在它将每年销售额的8%用于研发。

      另外一个产生收益的合作出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2009年,它建立了一个药物研发中心,目的是整合华南地区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公司的资源,加速重点新药的研发进程。

      在这个平台上,AD16这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新型抗炎药物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并且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进行临床试验。一种治疗白血病的口服激酶抑制剂也正在等待临床试验审批。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5月13日 链接

      Nature杂志 原文链接


    附件下载:

    上一篇:【人民日报】为什么领跑?因为不愿跟随!
    下一篇:【南方日报】“四不像”研发机构生命力为何这么强?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