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南方都市报】这只小“白”猪身价超30万

    发布时间:2014-10-17来源:黄博纯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猪也会患上白化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近日通过基因敲除技术使猪发生基因突变,成功孕育出患帕金森综合征及白化病的小猪。这些小猪身价超30万,将代替人类与疾病研究死磕,成为“试药者”。该研究成果于10月2日,在线发表在Cellular andMolecular LifeSciences上。 

      先让猪细胞出现基因突变 

      翻出小猪刚出生时的照片,出自同一个“母亲”的两姊妹一白一黑。健康的黑色小猪,是实验中的“漏网之鱼”。而纯白色的小猪,正是研究团队想要的,患了白化病的猪。怎么就能让猪乖乖地得上人类的疾病呢?研究员们先从怀孕的母猪下手。为了方便对比实验效果,孕育白化病小猪的母猪选择一种纯黑色的版纳小型猪。 

      研究员们在母体中刚发育35天的小猪宝宝身上分离出“成纤维细胞”。细胞在无菌实验室中进行精心的培养。随后开始关键一步,即使用C R ISPR /C as9技术,针对猪的酪氨酸酶、PA R K 2和PIN K 1基因的外显子设计了Cas9打靶质粒,将细胞中的基因序列进行打靶修饰,所谓修饰,其目的是使猪出现与人类疾病同样的基因突变。 

      15头母猪做“代孕妈妈” 

      修饰后的细胞核被注入一个全新的卵子中形成重组胚胎,这就是动物克隆技术了。经历这一系列“蜕变”之后,重组胚胎将被植入动物子宫,这就需要找母猪来做“代孕妈妈”。研究员们共选了15个“代孕妈妈”。有的母猪成功怀孕了,有的没有怀上,有的流产了,还有的经过白化病相关基因突变后的母猪生出了“黑白配”,即一半是成功得病的白色猪,另一半依旧是纯黑色。这就是刚说的“漏网之鱼”,黑色小猪是因为基因修饰未成功而意外出生的。 

      不过,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杨化强博士介绍,相较于此前的T A LE N技术(靶向基因敲除)基因突变30%的成功率,最新使用的C R ISPR /C as9技术突变成功率已大大提升,可达80%。 

      小猪在萝岗的实验农场中自然生长 

      4月怀胎后,共有15头酪氨酸酶基因敲除克隆猪和20头PA R K 2和PIN K 1双基因敲除克隆猪诞生。这35头小猪在萝岗区的实验农场中自然生长,小的才刚过半岁,大的已有10个月。患病的小猪身价不菲,一头可高达30万人民币。它的身价是基于它可以为人类疾病治疗研究做出的贡献。 

      15头白化病小猪和人类表现一致,全身发白,不宜暴晒。而20头帕金森综合征小猪还没有常见的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人类得帕金森综合征时一般年纪比较大,这些小猪应该还要再过几年才能出现症状。”为了测量小猪是否有细微的疾病表现,研究团队也购买了仪器,比如对小猪的脚印进行间距和大小的测量,可以了解它是否出现瘸腿、运动障碍等情况。 

      相关 

      “渐冻猪”正用于筛选药物 

      冰桶挑战将“渐冻人”带入公众视野。渐冻症患者往往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逐渐瘫痪,丧失基本生活能力,但目前却没有可以完全治愈的药物。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实验农场,同样有超过20只“渐冻猪”。 

      现在,这些猪已将近三岁,将猪龄换算成人龄的话,它们仍在青年少时期。渐冻症发病多在中老年时期,但三岁的小猪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症状,如腿部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随着猪龄的增长,它们的运动能力还会持续下降,或与人类一样瘫痪。目前,“渐冻猪”也成为试药者,生物院正尝试利用“渐冻猪”进行药物筛选及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通讯员 黄博纯 

      原载于:南方都市报   2014年10月17日 GA13版 

      原文链接 

      http://epaper.nandu.com/epaper/G/html/2014-10/17/content_3328865.htm?div=-1 


    附件下载:

    上一篇:【南方日报】广州生物院西班牙裔研究员发现逆转“开关”
    下一篇:【广州日报】中科院广州研究团队培育出白化病猪和帕金森猪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