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博士生导师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教育导师介绍博士生导师
  • 段子渊 男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duan_ziyuan@gibh.ac.cn
    通讯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
    简  历

    学习经历

    1984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

    2000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培养,获博士学位;

    2000年至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任研究员。

     

    工作经历

    2002年5月至2017年6月其间,历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业务主管(主持工作)、副处长(主持工作)、农业基地办主任(处长)、院农办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职务,分管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和农业科技工作;

    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院长;

    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22年1月起,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副院长。

     

    研究领域

    潜伏病毒的感染与激活机理及相关免疫代谢。

     

           病毒潜伏感染是引发肿瘤和对众多传染性疾病难以根治的源头。人体感染这类病毒后,病毒即形成免疫逃逸并在体内长期潜伏,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清除。机体免疫低下时病原体会再次激活从而引发相关疾病和肿瘤,根治的关键在于清除潜伏病毒库。

           研究组针对EB病毒感染的慢性活动性淋巴细胞症(CAEBV)和嗜血细胞症(HLH)等,建立了人微量淋巴细胞永生化建立细胞系的新方法,建立了CAEBV病人来源的T与NK细胞系;发现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通过蛋白酶体途径促进RIG-I信号通路降解和抑制干扰素β分泌的新机制;鉴定发现其中主要发挥调控作用的micorRNA,正解析病毒建立和维持潜伏感染的机制以及筛选激活病毒库与清除的药物。负责牵头申请建设可解析病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轨迹的“十四五”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在相关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Wang, X.; Zhang, Z.; Wang, X.; Bao, Q.; Wang, R.; Duan, Z*. The Impact of Host Genotype, Intestinal Sites and Probiotics Supplementation o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in Sheep. Biology 2021, 10, 769.

    2.      Ai S, Zhang Z, Wang X, Zhang Q, Yin W, Duan Z*. The first survey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Entamoeba spp. in farm animals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of China. 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ect Dis. 2021,75:101607.

    3.      Qingxun Zhang, Weiwen Yin, Xiaoqi Wang, Zhichao Zhang, Ruiying Zhang, Ziyuan Duan*,Blastocystis infection and subtype distribution in domestic animals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a (QTPA) in China: A preliminary study,Parasitology International,2020, 13: 1383-5769.

    4.      Qingxun Zhang, Donghua Luo, Zhengde Xie*, Hongxuan He*, and Ziyuan Duan*,The oncogenic role of miR-BART19-3p in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0, Jul.2,Article ID 5217039, 11 pages.

    5.      Qingxun Zhang, Zhichao Zhang, Sitong Ai, Xiaoqi Wang, Ruiying Zhang, Ziyuan Duan*, Cryptosporidium spp., Enterocytozoon bieneusi, and Giardia duodenalis from animal sources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a (QTPA) in China,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9 Dec;67:101346. doi: 10.1016/j.cimid. 2019.101346. Epub 2019 Aug 29.

    6.      Chongfeng Xu, Lei Sun, Wenjun Liu and Ziyuan Duan*,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of Epstein-Barr Virus promotes RIG-I degradation mediated by proteasome pathway, 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18, 9:1446. doi: 10.3389/fimmu. 2018.01446

    7.      Xu C, Ai J, Zhang Q, Li T, Wu X, Xie Z, Duan Z.*,An Efficient and Simple Method to Establish NK and T Cell Lines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J Vis Exp. 2018 30(133),doi: 10.3791/56515.

    8.      Bao Q, Li C, Xu C, Zhang R, Zhao K, Duan Z.*,Porcine enterocyte protein Btnl5 negatively regulates NF-kappa B pathway by interfering p65 nuclear translocation,Gene, 2017,29:pii: S0378-1119(17) 31035 -1. doi: 10.1016/j.gene.2017.11.070.

    9.      Liu W, Li J, Zheng W, Shang Y, Zhao Z, Wang S, Bi Y, Zhang S, Xu C, Duan Z, Zhang L, Wang YL, Jiang Z, Liu W, Sun L, Cyclophilin A-regulated ubiquitination is critical for RIG-I-mediated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 Elife,2017, 8;6. pii: e24425. doi: 10.7554/eLife.24425.

    10.   Zhang R, Xu C, Duan Z. *,Novel antigenic shift in HA sequences of H1N1 viruses detected by big data analysis, Infect Genet Evol., 2017,51:138-142. doi: 10.1016/j.meegid.2017.03.028.

    11.   Liu X, Xu C, Duan Z.*,A Simple Red Blood Cell Lysis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 J Vis Exp., 2017, 14(119). doi: 10.3791/55191.

    12.   Xu C, Duan Z.*,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pulation genetics by Ruofu Du.,Protein Cell. 2017 Jan;8(1):1-3. doi: 10.1007/s13238-016-0265-6.

    13.   Jinjin Wang, Guo Yang, Ruiyin Zhang, Xiaoqi Wang, Qinqin Ma, Cunfang Zhang,Wei Ding and Ziyuan Duan*, Effects of substituting maize silage with sweet sorghum silage on feed intake, digestibility,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traits in lambs,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2016,14 (2): 121-125

    14.   Jing Li, Yuhan Rao, Qinglan Sun, Xiaoxu Wu, Jiao Jin, Yuhai Bi, Jin Chen, Fumin Lei, Qiyong Liu, Ziyuan Duan, Juncai Ma, George F. Gao, Di Liu & Wenjun Liu,  Identification of climate factors related to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A H7N9 and H5N1 viruses i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doi:10.1038/srep18094

    15.   Yanhua Qu, Ruiying Zhang, Peng Cui, Gang Song, Ziyuan Duan*and Fumin Lei*, Evolutionary genomics of the pandemic 2009 H1N1 influenza viruses (pH1N 1v),Virology Journal, 2011, 8:250-258

    16.   Zhao K, Duan Z, Peng Z, Gan X, Zhang R, He S, Zhao X.,Phylogeography of the endemic Gymnocypris chilianensis (Cyprinidae): sequential westward colonization followed by allopatric evolution in response to cyclical Pleistocene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Mol Phylogenet Evol. 2011 59(2):303-10.

    17.   Xiangqun Li, Xue Han, Shengdian Wang and Ziyuan Duan*,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ouse TSLP, Hybridoma, 2010, 29( 5) :425-430

    18.   Xiao-Ling Liu, Feng-Lin Zhang, Zhi-Yong Zhou, Hua-Lu Zhao, Guo-Min Shen, Wu-Yun Baohan, Zi-Yuan Duan, Wei Li,Jun-Wu Zhang,  Analysis of two sequence variants i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gene in Tajik population at high altitudes and Han population at low altitudes in China,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2010,37(1): 179-84

    19.  Xiao-Ling Liu, Hua-Lu Zhao,Guo-Min Shen,Feng-Lin Zhang,Yan Li,Zhi-Yong Zhou, Jian-Hua Cui, Zi-Yuan Duan, Wei Li,Jun-Wu Zhang, Analysis of two sequence variants i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gene in a Tibetan population at high altitude and a Han population at low altitude in China,Med Sci Monit, 2010,16(10), 458-463

    20.   Duan Ziyuan, Zhao Kai, Peng Zuogang, Li Junbing, Diogo Rui, Zhao Xinquan, He Shunping Comparative phylogeography of the Yellow River schizothoracine fishes (Cyprinidae): vicariance, expansion, and recent coalescence in response to the 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upheaval in the Tibetan Plateau.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9(53):1025–1031.

    21.   Wenyong Ding , Lin Lin, Feng Ren, Hanfa Zou, Ziyuan Duan* , Jianwu Dai, Effects of splice sites on the intron retention in histamine H3 receptors from rats and mice,J.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9(36): 475-482

    22.   Wenyong Ding, Lin Lin, Zhifeng Xiao, Hanfa Zou, Ziyuan Duan*, Jianwu Dai, Multiple sequence elements determine the intron retention in histamine H3 receptors in rats and m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2009 (41):2281-2286

    23.   Zhao Kai§, Duan Ziyuan§, Peng Zuogang, Guo Songchang, Li Junbing, He Shunping, Zhao Xinquan, The youngest split in sympatric schizothoracine fish (Cyprinidae) is shaped by ecological adaptations in a Tibetan Plateau glacier lake, Molecular Ecology, 2009,18,3616–3628.

    24.   Baojun Zhang, Ziyuan Duan, Yong Zhao, Mouse models with human immun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09(13):1043-1058.

    25.   Wenyong Ding, Hanfa Zou, Jianwu Dai1 and Ziyuan Duan* , Combining Restriction Digestion and Touchdown PCR Permits Detection of Trace Isoforms of H3. BioTechniques, 2005,39(6): 841-845

    26.   ZHAO Kai,DUAN Ziyuan(Co-first author),YANG Gongshe,PENG Zuogang, LI Junbing,HE Shunping,CHEN Yiyu,Origin of Gymnocypris przewalskii and population history of Gymnocypris eckloni(Teleostei:Cyprinida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17(5):520-528

    27.   Gui-Sheng Wu, Yong-Gang Yao, Kai-Xing Qu,Zhao-Li Ding,Hui Li, Malliya gounder Palanichamy, Zi-Yuan Duan, Nin Li, Yao-Sheng Chen,Ya-Ping Zhang, Population Phylogenomic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DNA in Wild boars and Domestic Pigs Revealed Multiple Domestication Events in East Asia, Genome Biology, 2007,8(11): 245.1~12.

    28.   Shan-Yuan Chen,Zi-Yuan Duan (Co-first author),Tao Sha, Jinggong Xiangyu, Shi-Fang Wu,Ya-Ping Zhang, Origi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domestic sheep,Gene,2006(376):216-223

    29.   Li Ying , Duan Ziyuan (Co-first author),Jia Lu & Zhang Yaping, Episodic evolution of Prolactin gene in primat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13): 1348-1351.

    30.   Zhao kai,Li Junbing,Yang Gongshe, Duan ziyuan, He Shunping & Chen Yiyu,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of Gymnocypris (Teleostei:Cyprinidae) in Lake Qinghai and adjacent drainag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13):1325-1333.

    31.   Jingyu Zhang,Xia Wang,Bing Chen,Guangli Suo,Yanhong Zhao, Ziyuan Duan, Jianwu Dai, Expression of Nanog gene promotes NIH3T3 cell prolifera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5(338):1098-1102

    32.   Hui Peng,Yunlong Huang,Zhiyuan Duan, Nathan Erdmann,Dongsheng Xu, Shelley Herek and Jialin Zheng, Cellular IAP1 Regulates TRAIL-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Fetal Cortical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5,82:295-305.

    33.   Guangli Suo, Bing Chen,Jingyu Zhang, Ziyuan Duan, Zhengquan He,Wei Yao, Chaoyin Yue,Jianwu Dai, Effects of codon modification on human BMP2 gene expression in tobacco plants, Plant Cell Rep, 2006,25:689-697.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