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博士生导师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教育导师介绍博士生导师
  • 汪肖云 男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wang_xiaoyun@gibh.ac.cn
    通讯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
    简  历

    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导师余新炳教授),201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赴美留学,2012年至201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Tao Pan教授);2017年作为独立PI获得美国NIH K award,同年晋升为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青年研究员;2019年2月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聘为教授引进到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2019年10月起任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科研副院长;2024年2月引进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表观遗传机制研究,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60多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分,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Genome Research, Cell Research, Cell Reports, Advanced Science, Genome Biology, PLOS Genetic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篇。论文成果被Nature Reviews Genetics等杂志引用超过2000次,H-index 30。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年)、美国NIH K award(2017年)、英国Odile Bain Memorial Prize虫媒病研究奖(2015年,全球每年2名获奖者)、广东省南粤优秀论文奖(2012年)、中山大学光华教育奖(2011年)等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美国NIH K awar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作为课题骨干曾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美国NIH主任基金等中美重大科研项目。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粤港澳肠道微生态学术联盟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微生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肠道微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多个学术期刊评审。


    研究领域

    1.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机制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和动物健康非常重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态对于维持宿主代谢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肠道微生态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机制需要不断深入研究。该方向主要探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调控宿主细胞RNA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机制。

    2.人体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机制

    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且大量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该方向主要探讨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耐药机制、宿主细胞免疫功能重塑机制、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谱系解析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3.感染性疾病疫苗研发和药物研发

    疫苗和药物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威胁生物安全的病原体尚无疫苗和靶向药物。该方向主要以致癌性病原微生物(幽门螺杆菌、具核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等)为研究对象,鉴定病原体感染、复制和毒力关键因子,研发RNA疫苗和RNA药物。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肠道菌群调控宿主mRNA甲基化修饰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2022),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肠道菌群调控的tiRNA鉴定及其功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3.广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2023),肠道菌群调控果蝇宿主mRNA m6A甲基化修饰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4.广东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2024),肠道菌群代谢物叶酸调控宿主RNA修饰和发育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5.广州市科技计划科技菁英“领航”计划项目(2024-2027),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6.广州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2020-2022),肠道共生菌协同蚊媒病毒调控宿主RNA甲基化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7.美国NIH Research Scientist K Award (2017-2022),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through gut microbiome-derived queuosine tRNA modification,项目负责人

    8.美国NIH Director's Pioneer Award,Functional genomics of RNA and epigenetics,项目参与人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8)

    美国NIH K Award (2017)

    英国Odile Bain Memorial Prize (2015)

    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位论文奖(2012)


    代表论著

    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 Xu Z#, Zheng X#, Fan J#, Jiao Y, Huang S, Xie Y, Xu S, Lu Y, Liu A, Liu R, Yang Y, Luo GZ, Pan T, Wang X*. Microbiome-induced reprogramming in post-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using Nanopore direct RNA sequencing. Cell Reports, 2024,43(10):114798.

    2. Yang M#, Zheng X#, Fan J#, Cheng W#, Yan TM, Lai Y, Zhang N, Lu Y, Qi J, Huo Z, Xu Z, Huang J, Jiao Y, Liu B, Pang R, Zhong X, Huang S, Luo GZ, Lee G, Jobin C, Eren AM, Chang EB, Wei H*, Pan T*, Wang X*. Antibiotic-induced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modulates host transcriptome and m6A epitranscriptome via bile acid metabolism. Advanced Science. 2024, 11(28):e2307981.

    3. Huang J#, Chen W#, Zhou F, Pang Z, Wang L, Pan T, Wang X*. Tissue-specific reprogramming of host tRNA transcriptome by the microbiome. Genome Research. 2021, 31(6):947-957.

    4. Wang X#, Li Y#, Chen W, Shi H, Eren AM, Morozov A, He C, Luo GZ*, Pan T*. Transcriptome-wide reprogramming of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by the mouse microbiome. Cell Research. 2019, 29(2):167-170.

    5. Ma H#, Wang X#, Cai J#, Dai Q, Natchiar SK, Lv R, Chen K, Lu Z, Chen H, Shi YG, Lan F, Fan J, Klaholz BP, Pan T*, Shi Y*, He C*. N6-methyladenosine methyltransferase ZCCHC4 mediates ribosomal RNA methylation.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9, 15(1):88-94.

    6. Wang X, Chen W, Huang Y, Sun J, Men J, Liu H, Luo F, Guo L, Lv X, Deng C, Zhou C, Fan Y, Li X, Huang L, Hu Y, Liang C, Hu X, Xu J, Yu X*. The draft genome of the carcinogenic human liver fluke Clonorchis sinensis. Genome Biology. 2011, 12(10):R107.

    7. Wang X*, Pan T*. Methionine mistranslation bypasses the restraint of the genetic code to generate mutant proteins with distinct activities. PLOS Genetics. 2015, 11(12):e1005745.

    8. Liu X#, Yang M#, Liu R, Zhou F, Zhu H*, Wang X*. The impact of 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gut microbiota on the transcriptome in Drosophila.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3 Sep 27;e0017623.

    9. Huang J#, Zhou F#, Zhou H, Zheng X, Huo Z, Yang M, Xu Z, Liu R, Wang L, Wang X*.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by blue light exposure coupled with aging. PNAS Nexus. 2023 Dec 5;2(12):pgad390.

    10. Wang X*, Matuszek Z, Huang Y, Parisien M, Dai Q, Clark W, Schwartz MH, Pan T*. Queuosine modification protects cognate tRNAs against ribonuclease cleavage. RNA. 2018, (10):1305-1313.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