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1来源: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走了一条不同的产业发展道路,即70%股权奖励给科研人员,同时也采取专利转让等其他转化形式。近几年先后孵化出40多家公司,合同金额超过8亿元。”1月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侯红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体制创新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顺畅的秘诀。
近几年,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落地生根并蓬勃兴起。广东的新型研发机构一般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立法人组织。它们虽然“四不像”——不完全像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却成为政府、企业、资本市场的宠儿和促成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红娘”。如上述研究院,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其在传统事业单位基础上探索走出一条成果转化新路子。
据近期召开的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工作交流会消息,截至2017年底,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已达219家,机构总收入预计达1015亿元,累计创办孵化企业预计达4660家,平均每家创办孵化企业21家,成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奇兵”。
把科研机构推向市场
时间回到1999年,广东全面启动科研机构改革,将全省69家省属科研机构进行重新分类和定位,打破了原有财政经费大包大揽的做法,将科研机构推向市场。
“此轮改革,更多的是‘破’——破除科研机构不适应、落后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但‘立’并没有很好地做起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刘炜直言,改革后的科研机构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省属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缺位,是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应势而生。一批创新“奇兵”——新型研发机构在广东珠三角地区登上历史舞台。它们独辟蹊径,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了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
“创新的机制,加强了我们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侯红明介绍,研究院从诞生之初就瞄准国际化建设目标,实行全员聘用制,采取协议工资形式,全球招聘国际人才,强调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服务于产业发展。
新型研发机构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机制,让该院如鱼得水,原始创新源源不断产出的同时,成功转化一批药物研发成果项目。世界上首例诱导多能干细胞猪、带有基因剪刀的工具猪在该院诞生。该院举行的院企成果对接会上,新型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GIBH130、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NSI免疫缺陷小鼠等成果,与近20家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初步合作意向书。
截至2017年底,该院成果转化10余项,其中“新型苯并吡喃类抗炎止痛药物”专利权与美国Euclises公司合作,合同金额2950万美元;1.1类抗耐药性肺癌药物120067转让给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合同金额5000万元。
一手产业一手资本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教授李轶留英多年,他研发的多相流量实时测控技术,可实时监控油气井采出液的油—气—水三相流量关键参数,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
“通过我们的投资推动,该技术已在中石油应用,成为中石油创新典范项目。目前已签约采购900台,采购金额6千多万,后续还会继续跟进合作。”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德保介绍说。
同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大胆突破“事业单位”体制障碍,建立孵化器,设立了规模3亿元的广华新材料基金,与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重点开展直投业务,已实际出资项目14个,1.8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入驻率达91%。
数据显示, 近三年,广东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不断增加, 2017年预计达到614.5亿元,平均每家机构达到2.8亿元;机构总收入预计达到1015亿元,平均每家机构达到4.6亿元,总收入增长率达到45.7%,可持续造血能力不断强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