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 大型仪器设备
      • 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简介
        • 技术平台
        • 模式动物资源
        • 仪器设备
        • 联系方式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国家文件
      • 中科院文件
      • 警钟长鸣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谱系设施
    • 科学普及
  • 通知通告
  • 科普视频
  • 人才招聘
  • EN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登录
  • ARP系统
  • 内网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健康中国 · 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于200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签约共建,于2006年3月获得中编办批复正式成立。 广州健康院的定位是:面向人民健康,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重要疾病机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提供保障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使命,优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与途径,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
      更多 >>
      现任领导
      • 孙飞

        副院长(主持工作)

      • 张鸿翔

        党委书记、副院长

      • 徐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蔡陈崚

        副院长

      • 领导致辞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细胞谱系研究中心
        • 谱系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 数字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 发育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 医药创新研究所
      • 管理体系
        • 综合处
        • 党群工作处
        • 科技发展处
        • 成果转化处
        • 人事人才处
        • 资产财务处
        • 教育处
      • 支撑体系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中心
        • 生物医学数据与超算中心
        • 治疗性细胞制备研究中心
        • 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 特色支撑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生物医药计算重点实验室
        • 中国-新西兰生物医药与健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招生信息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夏令营
        • 大学生科创计划
      • 培养管理
        • 管理规定
        • 培养方案
        • 学位授予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交流合作
      • 交流动态
      • 国内交流简介
      • 国际交流简介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院况介绍
    • 院况简介
    • 领导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院务委员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年报
    • 大事记
  • 机构设置
    • 研究体系
    • 管理体系
    • 支撑体系
    • 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科技成果
    • 科研进展
    • 概况
    • 论文
    • 获奖
    • 专著
    • 专利
    • 代表性成果
  • 人才队伍
    • 国家级人才
    • 省部级人才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客座研究员
    • 高级技术支撑人员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导师介绍
    • 招生信息
    • 培养管理
    • 表格下载
    • 毕业就业
    • 综合新闻
  • 党建文化
    • 党团建设
    • 廉政建设
    • 违法违纪举报
    • 文化建设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科研道德与诚信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媒体报道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 【大公网】香港成干细胞国际研究枢纽梁振英两发网志撑科研

    发布时间:2016-12-17来源:来源:大公网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香港在干细胞研究的实力备受世界重视。继著名的干细胞重镇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港设立其唯一海外研究中心后,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昨天在港宣布,“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香港中心”将落户香港科学园。行政长官梁振英指出,香港将进一步发挥中外科研交流平台与枢纽作用,成为中外的“超级联系人”,为国家科技建设做更多贡献。

      第二届“香港─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昨日在港举行,由香港科技园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作举办。因应近年本港积极发展干细胞等生物医学,论坛围绕干细胞与再生伦理规范,订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科技应用等课题,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港科院院长徐立之作闭幕演说。

      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 

      白春礼昨天演讲时,特别指出香港干细胞再生医学的研究优势,“香港拥有最好的科研环境,中科院在港建立研究中心,作为中外科研单位、学校、公司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枢纽平台,是该领域科学研究发展的坚实一步,将大力推进世界科学发展,让内地、香港和全球的科技人才与技术融合互通,能够最大化利用科研资源,以颠覆性的技术和疗法推动科研及医疗事业的进步。”

      出席论坛的梁振英高度评价本港科研环境,他说,香港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和创业环境,人才和思想汇集,特区政府高度支持科研人员的工作,已拨款2300万美元,推动18个干细胞项目的进展。他期待香港科研人员与内地、中科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通力合作,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的交流共进,担当中外的“超级连系人”角色,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并以实际成果惠及人民。

      香港科技园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也表示,近年香港的干细胞与再生研究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致力于老年人心脏病、脑退化症和糖尿病等疾病治理的攻坚克难,同时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细胞治疗与临床中心,成为瑞典以外唯一一个干细胞研究产业枢纽,“作为未来十年五大重点行业之一,干细胞与再生的科学研究受到国家、港府等多方的重视和支持。”她认为,此次在香港科技园建立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科研中心,是对本港干细胞研究事业的肯定与支持。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称,此次研究中心的建立和对于干细胞与再生研究的支持和努力,将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做出切实的贡献。

      干细胞可再生器官 

      干细胞(stem cell)是最原始、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对哺乳动物来说,干细胞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取自囊胚里的内细胞团,在胚胎发展阶段,干细胞不仅能分化为所有的特化细胞: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参考人工多能干细胞),而且能维持新生组织的正常转移,例如血液、皮肤或肠组织。至于成体干细胞,则来自各式各样的组织,在成体组织里,干细胞与先驱细胞担任身体的修复系统,补充成体组织。

      干细胞来源有很多,包括脐带血与骨髓。干细胞如今能以人工的方式生长或转变成数种特化细胞,经由细胞培养能形成各种特定组织(像是肌肉或神经)的组成细胞。医学研究者认为,干细胞研究(也称为再生医学)有望应用在医疗技术上,用于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改变人类疾病的应对方法。

      香港干细胞研究大事记 

      2008年 

      ●香港大学把干细胞研究列为新兴策略性研究计划下的一个研究主题 

      2011年11月 

      ●港大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组,获得国家科技部认可,成立“粤港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2012年 

      ●香港学者制造出全球首个“迷你心脏”,推动了心脏病治疗 

      2013年 

      ●香港学者首次发现具重要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分子Pa×3/7BP,有助治疗各类肌肉萎缩症

      近年 

      ●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相继成立了干细胞与再生研究院和研究小组,多次举办国际医学(000516)研讨论坛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与香港大学合作成立“李达三博士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政府拨款2300万美元,资助科大和中大研究Pa×7在骨骼肌干细胞,拨款港大研究肝癌干细胞的临床及治疗应用综合性研究

      2016年10月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首个海外分支“刘鸣炜复修医学中心”于香港科学园开幕 

      梁振英两发网志撑科研 

      行政长官梁振英昨天先后出席了两个和科技相关活动,并先后发表以“知名科研机构在港设干细胞研究中心”和“香港的科技:很有潜力,继续努力”为题的网志,强调创新和科技对香港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鼓励香港把握利用“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提升科研发展。

      梁振英昨天早上,首先出席“干细胞及再生医学”国际会议,其后又于下午出席了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和Ecole Nationale de l'Aviation Civile (ENAC)合作签署仪式。他首网志讲述本港的干细胞科研发展,提到瑞典的卡罗琳医学院在香港的干细胞研究中心两个月前正式揭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亦在国际干细胞研讨会上宣布,在香港设立干细胞研究中心。梁振英指出,干细胞研究是前沿科学,国外和国内的知名科研机构选择在香港设立研究中心,是因为香港“超级联系人”的功能,香港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平台,让香港、内地和外国的科学家并肩工作。他又称,近年国内外的知名科研机构,也认识到本届特区政府对科研的热切支持和投入,希望市民继续努力。

    原载于:大公网 2016年12月17日


    附件下载:

    上一篇:【南方日报】科研机构集聚加快“从0到1”突破
    下一篇:【新华社】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港设立干细胞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粤ICP备17053528号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922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90号邮编:510530
    电话:86-020-32015300
    • 广州健康院微信

    • 广州健康院研究生微信